教育论坛
“致良知”——王阳明的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杨维1-3
从法治视角谈大学生的公民教育 南丽军;李臻涵;刘丽4-6
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政治认同的影响分析 强艺璇7-9
大学生就业情况影响因素变量分析及其对高校就业指导理念发展的影响 骆聘三10-12
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研究 黄重13-15
中外合作举办医学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分析 王利亚16-18
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路径探析 郑琼19-21
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文秘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吴茹22-24
教师发展
对当前教师反思的几点思考 李贵仁;吴琼25-27
“双导师制”对教育硕士教师专业养成教育的研究 刘丹28-30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论文写作情况调查研究——以哈尔滨市道里区为例 杨晓娜31-33
95后大学生群体背景下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方式转变 刘东宇34-35
课程·教学
应用型人才培养与经济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之路 王丙毅36-40
项目式教学法与英美文学知识拓展探析 朱玉霞41-43
企业需求视域下工程硕士知识产权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朱文玉;刘兴晨44-46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创新的特点与路径 孙芳47-49
基于MOOC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 黄淑芹;周森鑫;常郝50-52
CDIO教育模式的运用与探讨 姜俊艳;孙晓君;魏金枝53-54
基础教育
民办幼儿园的SWOT分析及发展策略 李金艳55-57
中专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教师口语课教学浅析 杨亚梅58-60
黑龙江省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以某地市为例 周勇61-62
英文电影片段应用于高中听力教学的研究述评 顾小雪63-65
德育·心理
大学生专业志愿服务对道德评价的有效性研究——以浙江传媒学院文艺志愿服务为例 徐璐;杜欣聪66-70
基于当代大学生视角的道德自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 杨洋71-73
网络时代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新模式和新挑战分析 张娟74-76
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 白岩;唐全中77-79
探析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赵莉莉80-82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启示 王冬梅83-85
大学生恋爱心理危机中预警体系的构建 高博86-88
略论当代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张明89-91
文学·艺术
金圣叹与李渔“实践性”戏曲理论探微 霍洪波92-94
从情感表达看明代学术思潮对明词的影响 张彤彤95-97
布尔加科夫戏剧学术史研究 赵越98-101
杰克·伦敦《荒野的呼唤》多重主题解读 杜艳红102-104
海子诗歌的“王位”精神研究 张晗105-107
语言·文化
语言景观个案研究——以昆明文化巷为例 夏娜;夏百川108-111
副词连用构式“也……也……”的句法语义分析 郭霞112-114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翻译的影响研究 高小慧115-117
从事件域认知模式看电影片名翻译 夏增强118-120
外语时空
外语教育要重视情感因素 杨明121-123
大学英语课堂危机现状调查研究 朱颖124-126
英语虚拟语气教学的有效切入点 任颖127-129
二语预制语块理论建构下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改革创想 徐国琴;胡燕琴130-132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语用能力的构成及培养 李珺133-135
独立学院艺术类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及激发策略 张鹏九136-138
生态学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冉凡敏139-140
言语礼貌在西班牙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胡晓琳141-143
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裴玺144-146
研究广角
自媒体时代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析 赵传珍147-149
论学校管理的道德性及其改善策略 汤慧杰150-152
网络教学平台下高校教学档案管理新模式的构建 陈碧珍153-154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效率与公平博弈分析 刘丽萍155-156
投稿须知 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