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学术道德建设视角下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 柳志广;张英华1-3
基于区域创新能力视域的新疆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研讨 依布拉音·巴斯提4-6
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研究 徐吉贵7-9
大学生素质教育论 赵向军;周莹10-12
新媒体语境下理工类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探析 苏雪芬13-14
创出品牌——艺术设计教育的前进方向 刘慧珏;李茂泉15-16
教师发展
地方民族大学教师敬业度影响因素分析 王宁;粟娟17-21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视域下的高校教师精神品质养成 沈雪松;王禹霏22-23
教师绩效考核研究 李迪;闫闯24-25
当前我国青年教师师德建设研究 石璐26-27
福建省0—3岁儿童早期教育师资队伍培养及存在问题的研究 王笑梅28-30
慕课模式下职业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庄蓓31-32
课程·教学
基于生命成长的大学生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与研究 叶柳33-35
构建高校法学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杜忠连;杨晓静;张明利36-38
基于能力阶的IT项目管理“三个一”教学方法研究 李长云;田世海39-41
大数据在移动学习平台中的应用研究 魏玲;李鹏42-44
论情景案例分析法在跨文化商务交际教学中的应用 何树秀45-47
高校历史教学存在的困境及路径探析 魏志罡48-50
应用型本科院校财政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曾艳51-53
“微时代”网络营销课程实践教学创新体系研究 文杏梓54-55
应用文写作教学过程中的人文素养渗透与指导 牟秀英56-57
关于“课证融合”模式下高职外贸单证教学的探讨 龙宁曲58-60
基础教育
导入环节用时与全课用时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以全国小学英语教学观摩研讨会为例 邱鲁秦61-62
论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再提升的最佳路径 夏秀兰63-64
关于高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析 李兵65-66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郑艳;杨勇67-69
流动儿童学前教育选择路径研究 夏蔚70-72
父亲缺位对儿童学业成绩的影响 王菁;刘爱书;安连超73-74
亲子绘本阅读中家长提问策略的现状研究 钱晶75-77
德育·心理
基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分析 唐小华;李玲;王乐78-80
江苏地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毕蕾81-83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杜兴发84-86
90后高职大学生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研究 姚志坚87-89
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清义90-92
高职院校心理咨询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 张艳93-94
文学·艺术
先秦《诗经》传播形态论略 方坚伟95-96
接受美学理论观照下《吸血鬼日记》中的邦尼形象分析 王静97-99
小说《失乐园》中人性的回归与救赎 赵小平100-102
芥川龙之介《罗生门》对《今昔物语集》的历史再现与突破 林绿103-104
《追风筝的人》中反讽艺术的运用 蒙巧105-107
语言·文化
论司空图“韵味”说 周盼;胡焕108-110
基于跨文化认同与涵化视角下的满汉文化研究 徐磊111-112
韩国学生汉语学习焦虑状况研究 李泽113-115
基于体验的反身代词习得中搭建脚手架实践 林梨荭;欧阳超群116-117
中国英语专业学生否定式be not的用法研究 杨皎皎118-120
外语时空
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在独立学院中的应用探讨 申燕辉121-123
新建本科院校学生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对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 张立峰124-126
移动环境下基于微课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彭兵转127-129
地方高校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途径 康俊偈130-132
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的发展 胡惠芳133-135
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模式 李微136-138
移动应用学习工具下的大学公共英语词汇教学模式建构 李佩君139-141
论原文转述训练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李东育142-144
元认知理论下高职英语写作的汉语监控与管理 金晓宏145-147
研究广角
北宋王诜之家族及其经济状况考 杨宝宝148-151
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东省为例 闫丽152-154
高校图书馆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及其路径选择 朱金鹏155-156
投稿须知 1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