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
近年来国内关于高校意识形态的研究综述 骆琼1-3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校就业模式创新探索 翟丽4-6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管理问题研究 王娟7-8
论目标管理法在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黄玉娟9-10
高校毕业生就业教育管理规范化探析 宋清萍11-12
同侪示范在大学生教育管理中的应用 白紫君;林珊珊;李偲13-14
新时期职业院校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探析 邢飞15-16
地方院校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困境与对策 徐惠忠;姜付义;王志娟17-18
探究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精细化人才培养体系 梁渝佳;杨卫19-21
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的研究 周捷信22-24
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研究 伍艳丽25-26
教师发展
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刍议 黄丽君27-28
高校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研究 吕秀霞;韩世平29-31
高校翻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研究 杨楠32-34
新时代教师如何教书育人 刘本剑35-36
南疆少数民族双语教师培训模式初探——以“小学科学”专业为例 买买提吐送·买买提明37-39
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师幸福 赵春影40-41
课程·教学
发展与困境:“慕课”的现状剖析 徐银波;许小芳42-45
高校慕课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马丹;龙慧云;姜季春46-47
MOOCS视域下的高校通识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崔媛媛48-49
有效教学视角下的公开课教学经验移植研究 杨丽50-51
情境教学在民办高校思修课堂的运用研究 李洁白52-53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社会参与研究 肖英华54-56
成人教育视角下的《论语》开放式有效解读研究 高艳魁57-59
英美文学教学与人文素质培养的关联性 丁珊60-61
高职人才培养中校企双元教学衔接模式的构建 周晓刚62-63
基础教育
信息技术在现代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与影响 王玉霞64-66
中职语文教学与信息化技术 王品67-68
一场活动 多篇作文 宋媛玲69-70
新课程背景下黑龙江省高中生物学科现状分析 张艳;郭玉华71-72
我国学前教育公益性程度探讨 刘宝权73-74
政府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作用 张岩75-76
德育·心理
大学生社会心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聂玥77-80
女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初探 张伟;孟庆霞81-82
模糊容忍度、听力焦虑与听力成绩的相关研究 陈丝结;肖菊花83-85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曹勇86-8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特性与创新 梁家铭90-9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方法创新 冯显蓉93-95
文学·艺术
我国现当代文学的发展 袁俊华96-97
“苏李诗”真伪情况研究概述——兼从《艺文类聚》看唐初对“苏李诗”的认识 韩志远98-100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奥齐克作品女性形象解析 齐丽霞101-103
广告中的女性形象 冉凡敏104-105
《潮骚》中的自然美与人情美 张艳106-107
穆尔丹诗歌中语言的民族性问题 贺玲108-109
语言·文化
英语学习策略研究的调查与分析——基于CSSCI语言学外语类期刊最近10年的信息研究 赖清燕;黄梦琪110-113
读者反应论视角下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语英译研究(2010—2014) 李晓燕;龚小萍114-116
文学翻译审美的陌生化性探索 徐世超117-119
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形容词词义模糊性研究 李秋来120-122
现阶段汉语新外来词构词理据及发展特征研究 王若楠123-124
外语时空
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张利华125-126
“人文素养”理念下探究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张平127-128
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路径优化研究 陈婉琳129-130
翻转大学英语课堂的可行性研究 谭秀敏131-132
信息化环境下英语情景实训室的建构及创新机制研究 李思元133-134
英语语篇的显性衔接与隐性衔接 连益芝135-136
母语负迁移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及对策 刘俊杰137-138
元认知理论下高职英语写作的汉语监控与管理 金晓宏139-141
跨境电子商务交际与二语词汇能力的发展 盛湘君142-144
口译教学中如何培养优秀译员 高仁仁145-147
新疆少数民族双语大学生的俄语学习障碍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徐梅148-150
研究广角
大学生突发事件应对措施相关问题的思考 房勋151-15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河北文化软实力中的有效路径研究 寇跃灵;权琨153-154
数字化图书馆编目工作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韩丽155-156
投稿须知 157
|